小铁在邕江边散步的时候
听到两个人在讨论
地铁是怎么穿过邕江的
仔细观察了一下
也没有偷偷藏在桥下啊?
如果是在水下
又是怎么完成的呢
铁粉们有没有知道的?
不知道也没有关系
小铁现在来给大家解答
盾构法
地铁不用绕过河,可以从河床下穿越过河。
一般来说地铁从江河下面穿过是运用盾构法在地下挖隧道的方式实现的。
▲图片来源南宁轨道交通
地铁盾构是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是在地面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它使用地铁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防止软基开挖面崩塌或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地进行隧洞的开挖和衬砌作业。其施工过程需先在隧洞某段的一端开挖竖井或基坑,将地铁盾构机吊入安装,地铁盾构机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开孔处开始掘进并沿设计洞线推进直至到达洞线中的另一竖井或隧洞的端点。
地铁盾构机原理
▲图片来源广州交通电台
地铁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文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
我们的南宁地铁2、3、4、5号线穿过河流都是这么实现的。
在南宁地铁的应用
南宁地铁2号线
中段南宁剧场站~朝阳广场站区间是南宁市首条下穿邕江的隧道,区间左线长度1487米,右线1492米,隧道埋深15.1~38.7米。其中穿邕江段长约350米,隧顶最小覆土厚度仅7米。
▲图片来源南宁轨道交通
区间地层主要是全断面圆砾、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全断面粉砂质泥岩,其中全断面粉砂质泥岩、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占线路总长的77%。南朝区间是整个2号线施工难度最高、施工风险最大、周边环境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为保证后期运营安全,轨道集团组织开展了邕江河床冲刷试验,通过参建各方精心的施工组织筹划、科学的技术创新、严格的施工过程管理,先后克服了长距离江底掘进中刀盘刀具磨损的风险、重叠隧道掘进、350米小半径掘进、下穿建(构)筑物掘进、长距离V形坡中有轨运输的风险等一系列施工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邕江第一隧”的顺利贯通,为后续线路下穿邕江积累了宝贵经验。
南宁地铁3号线
青秀山站—市博物馆站区间攻克重大风险源,盾构机顺利穿越邕江,实现双向贯通。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南宁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市博物馆站区间全长1990.8米,是目前南宁市在建地铁项目当中最长的区间,其中有420米要下穿邕江,因此也是3号线隧道施工难度最大的区间。
青市区间盾构开挖的过江隧道,除开淤泥距离江底最深处仅为4.7米,且离南宁大桥桥墩最近仅19米,风险极大。施工单位结合1号线、2号线下穿南湖、心圩江、邕江等施工经验,参考资深专家议,完成了下穿邕江的任务并刷新了南宁轨道交通类似地层条件下的盾构速度。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南宁地铁4号线
南宁地铁4号线涉及的河流范围为:通源路站~大沙田站下穿良凤江、良庆大桥南~楞塘村站下穿楞塘冲、良庆河,最浅覆土厚度仅6m。由于水压大、流动强,盾构掘进过程中极易出现极大强度的喷涌现象,给掘进渣土改良带来很大难度,尤其给开仓换刀带来极大困难和风险。
▲图片来源南宁轨道交通
目前南宁地铁4号线已经全线贯通,投入使用。
南宁地铁5号线
南宁地铁5号线项目降桥站-金桥客运站区间左线下穿那考河支流。
▲图片来源南宁轨道交通
穿越那考河的降金区间。建设分公司带领施工项目团队提前谋划,积极协调相关产权单位,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资源投入,迅速完成那考河干流边坡支护及浅覆土区域抗浮反压,同时立即组织盾构机进场、下井、调试、验收,于2019年5月完成盾构始发。
自南宁地铁第一次穿邕江施工以来,从气垫式泥水盾构到3号线使用直排式泥水盾构、直至5号线使用双模盾构机。针对南宁地层及各种盾构机使用情况进行摸索总结,在各级领导及专家的帮扶下对刀盘刀具配置、泥水环流系统、仓压控制方式以及目前国内首次使用的气垫式直排式双模盾构,施工技术不断完善,施工进度不断提高,为南宁地铁后续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想想地铁在经过河流的时候
我们的头顶
就是邕江的水和鱼
就感叹建设人员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