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Margarita)不容置疑的,是鸡尾酒世界中的明星,被誉为“鸡尾酒之后”,作为一杯经典鸡尾酒之外,它有着不输于马天尼的流量加持。在任何场合,点一杯 玛格丽特(Margarita)作为开场都不会错。
相传在1949年的全美鸡尾酒大会上,洛杉矶调酒师让·杜拉斯为纪念在墨西哥意外身亡的女友,以她的名字发表了一款鸡尾酒。墨西哥的国酒正是玛格丽特的基酒龙舌兰酒。此外,配料中所用的青柠檬代表失去爱人的酸楚,盐巴则喻义伤心的泪水。从此以后,玛格丽特酒也多了一个“爱人的眼泪”的酒语。
玛格丽特酒的起源至今没有定论,在美国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中,玛格丽特酒是纽约的墨西哥餐馆老板卡洛斯·埃雷拉在1938年为齐格飞女郎马乔里·金特调的。
打扮华丽的齐格飞女郎
故事虽然美好,但只要稍加研究就会发现,这些传言都不大可靠,因为玛格丽特酒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年代就已经风靡北美了。
而鸡尾酒研究学家大卫·翁德里奇认为,玛格丽特酒极有可能是由一款叫"雏菊"(Daisy)的墨西哥鸡尾酒演变而来的,在西班牙语中“玛格丽特”就是雏菊的意思。
“雏菊”常常含有龙舌兰酒、橙味利口酒、青柠汁和少量苏打水,而这些恰好也是调制经典款玛格丽特酒的原料。
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使用琴酒或者威士忌为基酒的“雏菊”就很受欢迎,一些在美墨边境往返的游客常会来上一杯“龙舌兰雏菊”,这也就是后来玛格丽特酒的雏形。
玛格丽特(Margarita)以其独特的酸甜口感、清新的柠檬香气和迷人的粉色外观,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浪漫象征。这款诞生于墨西哥的经典鸡尾酒,搭配上橙子味的君度酒,再加上柠檬汁和盐,成就了这杯经典的鸡尾酒。以其简洁而不失风味的配方,巧妙地将龙舌兰酒、酸橙汁与橙味利口酒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味觉体验。
玛格丽特(Margarita)的另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原材料便是盐。标志性特征就是杯口加盐边,这一传统为这款鸡尾酒平衡了一部分酸度也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层次。不仅提升了玛格丽特鸡尾酒的整体口感,还增加了一种视觉上的吸引力。近些年来,伴随着对健康的顾虑与对味道稳定性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调酒师开始使用盐溶液来代替传统的盐边。
玛格丽特(Margarita)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历史,还在于其开放性和适应性。它总是能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满足不同饮酒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这种开放性使得玛格丽特不仅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大放异彩,还能不断地吸引新的爱好者,保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持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