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要觉得部门好自己就一定会好。
职业选择、岗位选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些部门表面风光,其实背后是打落牙齿肚里吞。我们每个人做职业规划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从个人自身能力特长出发。不要一开始就盯着最高目标来做分解。有时候,你走着走着就发现方向错了;有时候你遇到了伯乐、有时候你陷入了宫斗,都会逼着你改变计划、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第二,三个部门的优劣势分析
老实说,论成长潜力,教育局是不能和组织部、政府办相提并论的,但在教育强市的地方例外。
但题主在县里,可见经济一般,教育资源也有限,教育局的优势很难发挥。现在又是教育产业大改革时代,新东方都陷入了危机,所以从这个时期来看,教育是比较难做的工作。以前教育这个产业可滋润了。当然,以后也很滋润。公立学校做大做强,就意味着教育部门的话语权更大。这些东西,你自然比别人懂。
下面就简单比较组织部和政府办吧。
论提拔率,两者差不多,组织部或许更高一点点,政府办绝不会太差。但光看概率是没用的,都是一些对体制了解不深的人才光看提拔几率。
论工作忙碌程度,两者其实差不多。但组织部管人,务虚;政府办做事,务实。
论锻炼能力,当然是政府办比较锻炼人,毕竟是干实事的。
论机遇,当然是组织部,组织部虽然没有做到100%提拔,但上级各部门找人、招人。本地领导秘书、联络人等位置空缺等极为宝贵的资讯,都是组织部优先得知、优先挑选。在这点上,两办都比不上。
了解体制的人,不会简单就说哪个部门好,哪个部门差。人岗相适,跟的领导好,发展肯定比人岗不适的强。所以,我们还要看两部门的提拔方向。政府办的提拔方向包罗万有,但因为业务比较具体,所以提拔方向大部分都是有实权、干实事的职能部门,或者党政主官的位置。组织部从事的都是管人的工作,对管事有点不在行,所以提拔的岗位虽然有镇街主官,但方向以党群系统为主。这其实是他们明确定位,优先选择的结果。
我前面说什么了?
一定要结合个人能力特长来做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