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英国低龄留学100问》系列推文的第十一期了,小伊通过浏览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搜集读者们最感兴趣的低龄留学话题,并整理出相对中肯的解答,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本期的四个主题:
01、英国vs美国,哪里更适合我家孩子?
英国是以批判性教育为主,培养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温良恭俭,学科基础扎实,气质也是温文尔雅,且内核非常稳,会有自己的判断,不会轻易被别人带偏。
英国课堂以理论传授为主,以学术为中心;生活上以贵族文化、传统绅士的背景,在意优雅、高尚,对贵族风范的向往任能体现在社交礼仪、语言表达、生活方式里,如下午茶文化、马术比赛、传统贵族学校,都是贵族文化的缩影。
美国采用的是产学研一条龙体系,学校培养跟社会需求高度挂钩,从上学到做研究再到商业化生产,再加上资本的加持,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
每个课堂重点在沟通、讨论上,讨论结果不理想,还要走出教室、实践感受,盛产反叛精神和创新精神;美国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大家都是比较崇尚自由,在这样环境成长的学生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什么传统的约束。
02、英国教育到底卷不卷?
在英国,允许孩子在学习方面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的教育就不存在内卷,只是卷的方向不一样。
相较于中国教育圈的卷成绩、卷竞赛、卷学区,英国教育圈的内卷则显得更为隐蔽,会卷家长的圈层、学生除了学业以外的各项能力发展(包括阶层、未来发展的环境、学业以外的综合能力的增长)。
另外,学生虽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很轻松,他们也可能很幸苦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但自己并不觉得辛苦。
03、为什么英国小孩大多阳光自信?
首先,在英国孩子大多在夸奖声中长大,平时在学校有老师夸,回家家长夸,课外活动时教练夸,家长和老师沟通,老师基本都会反馈孩子的进步点,老师会费尽心思去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再把它无限放大,所以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能成为孩子自信的源泉。
其次,在英国孩子很少被拿来作比较,英国的教育,非常重视个体的差异,鼓励孩子做自己,老师夸的点都是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而且老师大多夸过程而不是结果,鼓励孩子不断的超越自己、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份自信。
最后,在英国对孩子的评价标准更为多元化,单一的评价体系会造成孩子的自卑,而多元的价值判断允许每一个孩子都自信发光!
04、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去英国读中小学?
第一类:自己不想出国的孩子
出国留学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因为要适应新环境、新文化,克服想家的情绪。
如果孩子是自己想去英国读书,有着比较乐观的心态和执着的信念,在老师、同学、父母和监护人的帮助下或快或慢的都会逐渐适应。
但是如果孩子本身不想出国,他就不会积极地去适应新环境,从而就更难适应。
第二类:英语水平比较差且讨厌英语的孩子
出国留学英语是工具也是基础,孩子可以慢慢学,但不能讨厌英语,一旦讨厌,非常容易形成抵触情绪,不利于语言能力提升。
第三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
哪怕孩子非常适合,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就不要在小学、中学送孩子去英国留学。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小伊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