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李星言报道除了英语,上海小囡还能用泰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交流和展示才艺!昨天,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成果展示暨“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风华初级中学举行,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等15所中小学被授牌为“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
在昨天的授牌仪式上,由15所基地学校呈现的一台以9种外语、歌舞、戏剧、配音、朗诵的精彩文艺表演作为该项计划的成果汇报,充分展示了上海在中小学外语教学方面的新尝试、新成果。
据悉,2014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并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具体实施。3年多来,目前已在全市7个区的15所中小学开设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瑞典语、希腊语、泰国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9个语种课程18个教学班,约350名中小学生学习。该项目深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和欢迎,不少区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增加教学语种、扩大教学规模。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一所以多语种人才培养享誉国内外的国家重点大学,已经为本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教学和科研提供巨大的学科与智力支持。该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非通用语师资团队、教学实践等培养和孵化。
[相关链接]
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名单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上海市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
●上海市五四中学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实验小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
●上海市长青学校
●上海大学附属小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
●上海市宝山区江湾中心校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
●上海市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