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无锡教育”发布无锡市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暖心行动六项措施,我们进行了提炼,重点关注以下几点,这也可能是我们南京未来的政策导向:
1、对持有无锡市居住证满3个月及以上的未落户人员,不设社保缴纳要求,保障其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全额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2、选择就读保障型民办学校的,不设居住证和社保时限等条件,零门槛入学。
3、通过“锡学通”入学报名平台,简化入学材料提交和信息采集,全面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学报名“掌上办”,做到“服务零距离”。
4、全市2026年普高学位供给率提升至70%。
全文如下:
无锡市优化外来人员子女
入学暖心行动
六项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友好型、人口导入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温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增强外来人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无锡市教育局创新举措,在去年“暖心十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暖心行动。
1
兜牢入学底线
进一步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对持有无锡市居住证满3个月及以上的未落户人员,不设社保缴纳要求,保障其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全额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普惠性幼儿园就读;选择就读保障型民办学校的,不设居住证和社保时限等条件,零门槛入学。
2
推行多孩家庭子女“长幼随学”
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安排多孩家庭的子女与家中其他子女在同一所普惠性幼儿园或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
3
充分保障港澳台人员子女入学
常住本市的港澳台居民及其子女就读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与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如已购商品房或有明确产权房的,按房产对应的施教区安排入学;如无明确房产的,则参照无锡市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安排入学。对符合条件的港澳台高端人才,其子女入学入园参照“太湖人才”子女提供优待服务。
4
简化入学办理程序
进一步深化“入学一件事”改革,完善“锡学通”入学报名平台,简化入学材料提交和信息采集,全面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学报名“掌上办”,做到“服务零距离”。
5
扩大优质学位供给
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推进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有序提高普通高中录取比例,扩大优质高中学位资源,2026年普高学位供给率提升至70%,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的前提下探索向下延伸,扩大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办多样化托育服务,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改造提升127所幼儿园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新增2500个托位,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提升城市发展温度。
6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各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通过家访、面谈、电话或线上联系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外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的沟通联系,全面了解其家庭教育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扶服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外来人员子女“应助尽助”。
居住证满3个月如何计算?
什么是“长幼随学”?
……
一起来看权威问答
政策问答
问
居住证满3个月及以上如何计算?
答
父母一方持有无锡市居住证满3个月及以上,居住证时长以入学当年6月30日为截止时间,往前倒推连续计算。保障型民办学校或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零门槛,无居住证和社保时限限制。
问
多孩家庭如何申请子女同校就读?
答
家长在报名时向教育部门或学校提出“长幼随学”申请,教育部门将根据学校学位实际情况,优先安排同一所公办学校或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市明确支持“长幼随学”双向适用,根据学校学位实际情况,既允许弟弟妹妹跟随哥哥姐姐入学,也允许哥哥姐姐转入弟弟妹妹所在的学校就读,解决家长接送不便、孩子分校就读的实际困难。
问
入学报名是否需要现场排队提交材料?
答
不需要。今年无锡市进一步优化入学流程、精简证明材料。新生家长通过“锡学通”平台,线上报名,全面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一套系统、一个入口、一次采集、一网通办,入园入学报名一站式办理。
问
在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方面,针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
近年来无锡市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满足市民对家门口好学校的期盼。1. 去年全市共开工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4所、幼儿园9所,改扩建高中5所,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率突破65%。值得关注的是,已开工建设的3所高中分校,建成投用后可提供一万余个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争取在2026年无锡市普通高中录取比例达70%。2. 统筹资源配置与群众需求,在满足3至6岁适龄儿童学前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全市在原有近3000个托位的基础上再新增2500个托位,以招收2至3岁婴幼儿为主,满足不同家庭的入托需求。
从无锡的政策来看,这次入学对户籍的限制有了进一步松绑,暂住 3个月以上,即可保证有公办学校或者民办学校可以入学,扬州今年的政策还没有发布,我们一起看看2024年的入学政策吧!
————————
市教育局围绕“2024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及扬州市直初中学校招生政策”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及扬州市直初中学校招生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有三方面变化。
变化1
民办初中报名方式
6月10日至6月25日,小学毕业生和家长根据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方案,通过“苏服办”APP搜索“扬州市阳光招生信息登记”登录“扬州市义务教育招生信息管理系统”,选择“扬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报名登记平台”进行报名。
变化2
小学初中报名时间
7月5日至9日小学入学报到注册
7月1日至4日初中入学报到注册
变化3
初中宏志班招生方式
今年继续由田家炳实验中学举办初中宏志班,学生须符合《扬州市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中“特别困难学生”或“比较困难学生”标准并提供相关证明,于7月1日到校接受资格审核。
公民同招 就近入学
报名超额的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
全市全面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简称“公民同招”,是指全市所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坚决落实免试入学规定,义务教育公办和民办学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坚决杜绝义务教育学校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
据悉,各县(市、区)和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确保公平和相对就近原则,确定施教区划分规则,为每所公办学校划定施教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招生在保证本校小学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额且多余名额少于报名人数的,也要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的民办学校和有空余学位的热点公办学校,由该学校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电脑随机派位招生操作规则,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派位招生,公证机构全程参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派位结果及时公开。
热点公办初中需“三一致”
每套住房三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入学
市教育局直属初中学校招收对象为:市直公办初中施教区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持有市直初中招生区域内居住证的随迁子女要求在市直初中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市直民办初中招收市教育局批准的招生范围内自愿选报该校的应届小学毕业生。
据悉,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本人拥有,或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和子女共同拥有施教区内房屋的完全产权并固定居住,或租住在属公有产权并领取房屋租赁证的房屋(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统称公租房)是确定该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学校的主要依据,拆迁户以拆迁安置协议为依据。
凡就读热点公办初中的学生需符合“三一致”要求,即学生户籍、父母或本人房产证和长期吃住地应保持一致,热点公办初中由市教育局根据施教区生源情况确定,凡不符合“三一致”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入学。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在市区(不含江都区)范围内均无房产,但户籍随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且长期共同居住在施教区内,可按施教区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房产认定。商业用房(非商住)、办公用房、未交付的期房、租住房、单位公房不作为施教区内住户房产认定,就读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不动产宗地分割或房屋分户的,由不动产登记部门在不动产证书的附记栏备注不动产权分割分户相关信息,备注的信息作为教育部门招生审查的依据。招生审查时,一律以宗地分割或房屋分户前的产权作为一个整体产权处理,即不论变更后的宗地数或户数,仅限一个变更后的房产用于入学申请(产权分割信息为“因遗产继承分割或分户”的除外)。热点公办初中施教区内的住房,应于今年5月31日前办理好房屋产权及户籍手续,并实际居住,每套住房三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入学(同一家庭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除外),除上述情况外,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在2023年5月18日前,已完成房屋共有产权划分、不动产宗地分割或房屋分户的,可依据《关于做好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文件执行。
5所民办初中只能选报其一
电脑派位未中,可回原施教区公办初中入学
今年市区(不含江都区)有几所民办初中招生?选报有何要求?记者获悉,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中部、扬州市苏东坡中学(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初中部)、世明双语学校初中部、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5所市区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方案经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通过各校校园网向社会发布。6月10日至6月25日,小学毕业生根据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方案(或者招生简章)和家长及其本人意愿,自行上网登录“扬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报名登记平台”选择一所民办学校进行报名登记。
7月1日至7月2日,由市教育局组织,公证机构参加,对市区民办初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学校进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及时公开派位结果;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一次性全部录取并公布录取结果。若学生参加电脑随机派位未被派中,可以回到原施教区公办初中入学,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延伸阅读
均衡分班,不得变相分快慢班
我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分班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分快慢班。各义务教育学校在新生入学分班前一周将本校新生均衡分班方案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将均衡分班方案、分班名单等公示材料留档备查。
这些群体子女可享优抚政策
对各类教育优抚对象和高层次人才子女,按照相关文件,坚持标准,规范落实优待政策。对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台商子女,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安排就读。对上述人员子女选择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且该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招生录取中实行计划单列。以上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由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市直学校的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落实相应优待政策。
————————
但从目前人口下滑的趋势以及各地抢夺人才的情况来看,放开入学户口限制也是早晚的事情。
今年的政策到底如何,很快扬州的政策就要发布了,大家且耐心等候,但是通过教育部下发的通知来看,措辞非常严厉,相信今年大概率扬州政策也会比较严格。
一切传言都不会是无风起浪,当然,最终政策如何,以官方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