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建筑史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以其独特的“有机建筑”理念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重塑了20世纪乃至现代建筑的面貌。这位被誉为“美国本土建筑的开创者”的大师,其生平、成就、设计风格和设计特点,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生平与早期影响赖特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自幼便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是音乐家和传教士,母亲则是一位教师,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日后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芝加哥,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这位“摩天大楼之父”不仅教会了赖特建筑设计的基本功,更激发了他对现代建筑艺术的无限热情。
·1886年赖特进入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建筑,未完成学业,退学。
·1887年,前往芝加哥寻找工作。在芝加哥建筑界深受建筑师D.阿特勒和L.沙利文的影响。
·1888年,进入建筑师D.阿特勒和L.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
·1889年,与第一任妻室结婚,后生育六个孩子。
·1893年,开设建筑事务所。
·1902年,芝加哥威利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4年,拉金公司办公楼(Larkin Building)。
·1905年到日本旅行。
·1907年,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
·1908年,芝加哥罗比住宅(Robie House)。
·1909年,爱上一位顾客的妻子,与第一任妻室分居。同年赖特到欧洲与日本旅行,以躲避社会各界对其的指责。
·1911年,赖特回国,在其家乡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建造居住与工作总部塔里埃森(Taliesin)。
·1914年,赖特情人与她的2个孩子连同另外的4人在塔里埃森被一名家里的佣工杀死,并放大火。
·1915~1922年,东京帝国饭店。
·1936年,流水别墅。
·1936~1997年,约翰逊公司总部。
·1938,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附近的沙漠上,又修建了一处冬季使用的总部,称为“西塔里埃森”。
·1959年10月,建成开幕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1959年4月9日于美国菲尼克斯逝世。
所获奖励与荣誉赖特的一生充满了荣誉与成就。他是美国建筑师学会口中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1949年,赖特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章,这是对他一生卓越成就的最高肯定。他的许多作品,如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设计风格与设计特点设计风格
有机建筑理论: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理论,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服务关系。他认为建筑应像植物一样,从属于自然环境,生长并适应于周围环境。在建筑形式上,他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材料运用,使建筑呈现出一种生长性和动态感。流水别墅(Fallingwater,另译为落水山庄)——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作品
草原风格:在1899年至1910年间,赖特的作品被称为“草原风格”。这一时期是他理论成熟的阶段。草原风格的建筑注重水平与垂直线条的协调,强调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建筑外观简洁明快,常采用低坡度的屋顶、深远的悬挑以及长排式的窗扉,避免使用阁楼和地下室,进一步强调建筑“低”“长”的水平线条主题。罗比住宅(Robie House)——草原风格的代表作品
功能主义:赖特发展了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理念,提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在设计中的核心地位。无论是住宅、办公室还是公共空间,他都力求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同时保持形式的简洁与和谐。西塔里埃森——赖特冬季工作的总部
设计特点
灵活的空间布局:赖特的作品常常打破传统建筑的封闭空间观念,通过开放式的设计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增强了空间的通透感和视觉体验。材料的真实表达:赖特强调建筑材料的真实性,认为建筑材料应该直接展现其本身的质感与美感。他善于运用各种材料,如木材、砖块、混凝土等,通过巧妙的组合与运用,使建筑呈现出一种质朴而自然的美感。对光线的巧妙运用:赖特非常注重建筑中的光线设计,他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天窗引入自然光,营造出明亮而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他还善于利用光影效果来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赖特的作品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建筑技术的创新实践。他善于将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建筑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建筑作品。个性化与人性化:赖特认为建筑是为人服务的艺术,他的设计始终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感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温馨氛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生平趣事与人物关系赖特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的感情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与第二任妻子Mamah Borthwick Cheney的爱情故事,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也间接促成了Taliesin这一建筑杰作的诞生。Taliesin不仅是赖特的住所和工作室,更是他“有机建筑”理念的具体实践。然而,这里也发生过令人痛心的悲剧。1914年的一场火灾和随后的谋杀案,让赖特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打击。但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仅重建了Taliesin,还继续在建筑领域创造辉煌。
总结与观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大胆的建筑实践,为世界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有机建筑”理论、草原风格、功能主义以及对灵活空间、真实材料、光线运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还有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追求,共同构成了他建筑作品的独特魅力。这些特点和风格不仅深刻影响了20世纪乃至现代建筑的发展,也为后世建筑师和建筑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生平及作品介绍相关书籍与文献美国建筑师学会官方网站及相关建筑历史资料流水别墅、罗比住宅等赖特代表作品的研究与分析资料关于赖特生平趣事的传记与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