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专业真的不好就业吗?
咱们一般说大学里的基础专业,一般是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哲学等.
而在所有基础学科中,发展比较成熟,布点数量相对比较多,社会需求也比较稳定的则是指四大基础专业,也就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
其实现在很多人说基础专业不好就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基础性专业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视理论性,相对来说在实际应用中不如应用型专业更加实用,这也就导致了基础学科就业对口性比较差。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相对来说比较片面,这些基础专业是各个专业中的必学学科,所以实际上它的就业范围比较广。
不管是将来想要直接就业,还是进入科研机构继续进行学术和科研,基本上都是进可攻退可守。
目前来说,基础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主要是以教育行业、科研机构和考公为主的,整体就业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步明显在软科最新公布的我国四大基础专业TOP10高校中,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科学四个基础专业中位列全国第1名。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和化学拿到了双冠军,不仅如此,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仅次于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排名全国第3,在生物科学专业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排名全国第4。
可以说,在四大基础专业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真正的大赢家,实力领先一众顶尖高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安徽省共建的985高校。
它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理工医方面,尤其是它的理科,理学博士点覆盖率达到全学科的100%,像是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生物科学、天文学这类理科基础学科,不仅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列,而且还建有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科发展,它还设置了华罗庚班、强基班等精英培养班。
而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和化学2个专业,还被评为A+专业。
所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所以会成为现在可以和清北比肩的科研强校,也和它在基础学科上不断发力有一定关系,毕竟只有基础打的好,才能更好的发展科研。
厦门大学入围前10说起厦门大学,除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环境以外,它的优势学科基本上是集中在教育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等专业。但是很多人其实忽视了厦门大学的化学和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专业。在软科这次公布的四大基础专业top10高校中,厦门大学的化学专业仅次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排在全国第5名。生物科学专业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在全国第6名。尤其是厦门大学的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是厦门大学最好的工科院系之一,它的化学与化工领域在全国高校中都位列前100名。复旦大学优势明显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厦门大学以外,在这次排名中,复旦大学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理学2个基础专业中,排在全国第2,生物科学排名全国第3,化学排名全国第10。相比起其他3个基础专业来说,复旦大学的化学专业还是略显薄弱的,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的化学专业被评为A级专业。而在A+专业中,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复旦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以外,也包含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三个基础学科。而在四大基础专业的top10高校中,大部分都是985大学,只有在物理学专业中,身为211高校的华南师范大学成功入围,同吉林大学一起并列排在第10名。而实际上,华南师范大学的物理学和数学2个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被评为B+专业,化学专业相对较弱,被评为B类专业,生物学专业则被评为B-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