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口不多,但加拿大地区跨度很大,各个省份之间的差别,有时候可能比国与国之间的差别还大。
这个特性也反应在收入上,如果你曾经想过“换个地方,说不定能赚更多”,那么恭喜你,这个思路靠谱!
近日,政府公布了一份加拿大人收入调查,显示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居民,收入中位数差距很大,最低和最高的省份收入数字相差了近20000刀!
中位数(Median)又称中值,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
用中位数来判断整体收入情况,相对平均数要更客观。这些数据是基于2019年的统计。
调查显示,阿尔伯塔省家庭和独立个人的收入中位数最高,税后平均每年72500刀。
这个结果还蛮让人意外的,虽说阿省曾经富甲一方,但近些年有关石油行业不景气,阿省人才流失严重,房地产猛跌的新闻层出不穷,让人一度产生了“阿省经济凋敝”的感觉。
没曾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再不景气,曾经人人发钱的石油大省,余威犹在,照样登顶收入第一的宝座。
收入最低的是新斯科舍省,税后每年53300刀。
其他省份和地区中,爱德华王子岛、曼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安省的家庭和独立个人收入中位数都超过60000刀。
BC省家庭和独立个人收入中位数65700刀,仅次于阿尔伯塔省和安省。
调查还显示,2019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减少了25万人,从2018年的398.3万人,减少到373万人,占比降到10.1%。
细分家庭收入中位数,有孩子的夫妇,税后收入从103900元,增加到105500元。
独立个人的收入从31300增加到32200元。
老人家庭的收入从64800减少到64300元。
单亲家庭的收入从53000增加到56100元。
根据自己的情况掂量一下,咱们拖后腿了嘛?
跑赢了中位数,就代表比加拿大一半以上的家庭和个人都过得好了。但就算如此,大部分人都没有跑赢物价。
2019年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是1.95%,只有单亲家庭(5.8%)和独立个人(2.9%)的收入增长超过了通胀,老人家庭(-0.8%)和双亲家庭(1.5%)收入增长都落后于通胀。
而且,数据是一码事,真正落到每个人的生活里,又是另外一码事。
数据说除了老人,大家的收入都增长了,那老板给你加薪了嘛?
数据说通货膨胀率不高,但实际情况是:连麦当劳的小汉堡都涨了25%!
有华人网友爆料东部某华人超市的玉米价格涨至$8.99/5根!
要知道玉米以前都是25分/个的:
曾经Nofrills的玉米,12个卖$1.69,$0.14一根!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人对物价上涨的感触是越来越深了。有人说,现在买东西,税前的价格就是几个月前税后的价格。
据加通社报道,由加拿大四家著名大学联合完成的报告《Canada's Food Price Report 2021》预测说,2021年食品价格将上涨3-5%,因此加拿大家庭的食品支出可能会大涨,估计对一个普通四口之家而言,食品开支将增加695元,一年“吃”的开支或需要13907元。
还有网友称,买的东西都差不多,信用卡的账单涨了不止3倍。
网友说,今年买菜花费创了个记录,两个人一个月买菜不包括外卖花了快$1500。
有个网友人间清醒了:菜价是受惊的黄鹂鸟,工资是病重的蜗牛……
收入上涨的速度不光跑不过物价,更跑不过资产增值的速度。虽说阿省工资最高,但最有钱的地方,还是咱们大温的西温哥华。
加拿大麦克琳杂志曾公布过2019年全加拿大最富裕城市社区TOP100排名。
在排名中,加拿大最富裕的地方是西温哥华,平均家庭净资产为450万元。关注加拿大房地产价格的人不会感到惊讶,西温的房子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水平。
根据Environics Analytics的最新数据,西温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0.7万元,虽然不算低,不过平均房价排全国第一,高达280万元,这表明房地产的价值仍然是家庭净值背后的主要推动力。
曾经你在加拿大最昂贵的城市买房,当时你的收入并不需要特别高,但现在你发现,自己已经成百万富翁了。
位于蒙特利尔地区的Westmount在全国最富裕社区的排名中位居第二,家庭平均净资产为370万元。位于卡尔加里的Rocky View County以330万元家庭平均净资产位居第三。位于多伦多北部的国王镇和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以西的皇家山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在BC省,除了富豪扎堆的西温排名第一,北温哥华以199万元的家庭净值排名第10位。华人人口最多的列治文也排在第28位,家庭净资产127万元,属于中上等。本拿比位列中等,排名第57位,平均家庭净资产100万。